你知道政和白茶、福鼎白茶、雲南白茶是怎麼分的嗎?

· 茶知識

白茶是近幾年最流行的茶。人們開始喜歡這種味道清雅,甚至有點“寡淡”的品類。如入秋之白露,清爽無痕。
 
它是所有茶類中最簡單的,製作流程質樸,卻隨著時間流逝貯存豐富的口感。
 
喝一泡白茶,當茶湯入喉,原本淡淡的清新香氣逐步在嘴裡擴散開,隨後,味道逐漸變得濃郁,花香放肆地在舌尖上濺開,果香野蠻又狂暴地掠過乾枯的味蕾。然而,那果香味、花香氣息,並不來源於任何添加物,只是來自茶本身的稟賦——這是白茶最奇妙的部分。
 
白茶家族龐大,剛入坑者可能分不清。簡單為您捋一捋白茶產地:政和白茶、福鼎白茶、雲南白茶。
 
說到白茶的產地,茶友們第一想到的應該就是福鼎和政和吧,但是千萬不要忘記了我們還有雲南白茶。
 
所以一直以來,不少好事者都在爭論:到底白茶的產地到底哪個更好呢?
 
有的說福鼎好,有的說政和好,還有人鍾愛雲南白茶,不過更多人還是比較認可不同地區的白茶是各有春秋的。

broken image

從地形和海拔來說

福鼎依山傍海,氣候溫和,茶山海拔分佈在400~1000米之間,平均海拔650米左右。
主產區為磻溪、管陽、點頭和白琳等鄉鎮。

政和大部分為山區丘陵地帶,海拔多在400~900米,主產區為石屯、東平兩個鄉鎮。
 
雲南海拔在1500-2000米之間,主要產區在景穀和滄江。
 
 
因此在海拔上,福鼎與政和兩者的高山產區也是相近的。但是政和居福建北部,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;福鼎位於閩東,屬於東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。政和為山,白茶芳香濃郁;福鼎臨海,口味綿柔清雅。而雲南地處高原海,拔較高,造就了與福鼎、政和的不同口感。
 

broken image

從各自的傳統工藝來說
福鼎的傳統是日光萎凋,簡單說就是——曬。福鼎地區,茶樹種生髮早、採摘早,再加上晴天較多,能較好較多的趕上好天氣製作白茶,因此,福鼎白茶,較多是以日光萎凋為主,讓茶葉較多的享受“日光浴”,有了更多的太陽味。
 
而政和的傳統是室內萎凋,簡單來說就是——陰乾。政和地域整體較福鼎海拔高,晝夜溫差大,再加上政和因雨季與茶季重疊,政和當地的特色建築,是板房、廊橋,以前白茶的萎凋,就是在這些通風良好的板房、廊橋內進行。先陰乾,室內萎凋之後再進行日曬曬乾。這樣既能加快走水,日光和溫度還能提升茶葉香氣。
 
雲南因為獨特的高原環境與氣候原因,雲南白茶工藝主要曬青。曬青茶的優勢在於口感保持茶葉原有的清香味,所制的白茶具有獨特的風味。
 
福鼎、政和在白茶的工藝上面都已經有兩百多年的積累,是最適宜當地製作白茶的工藝流程。政和白茶勝在香氣高、湯感濃厚,而福鼎白茶勝在鮮爽,滋味清甜。雲南白茶因為自然環境因素,有著直接的蜜香,和清雅的果香,馥鬱纏綿。
 

broken image

茶葉原料的不同是另一差異,政和白茶以政和大白樹種為主為原料,福鼎白茶的樹種以福鼎大白、福鼎大毫為主。雲南白茶則以大葉種為主。
 
自然環境決定了原料的下限,每一年茶季的濕度、溫度導致鮮葉的含水率皆不同,手藝人為這些不同做出最佳決定。製作技藝決定了茶的上限。所以每個白茶產地的白茶都各有風情,別有韻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