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2000年初走出大山
冰島茶產業一路高歌猛進
而今迎來新的變局
眼下當地政府正對冰島老寨實施搬遷
有抗拆村民對世代為生的產業表示擔憂
而另外一頭,已有不少茶企聞風進駐
展開新一輪的產業佈局
雲南普洱茶界素有“班章為王,冰島為後”的說法。近年來,以冰島老寨地名命名的冰島古樹普洱茶價格趕超老班章,躋身普洱茶中最昂貴的茶品。今年春茶中,老班章古樹茶價格約1.5萬元/公斤,冰島老寨古樹茶的價格則高達4.5萬元/公斤。
聲名顯赫的冰島茶,背後其實有不少謎團。它為何備受追捧?何以成為傳奇?一茶難求之下,傳聞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冰島茶都是假冒偽劣商品,冰島茶產業緣何亂象叢生?
“冰島茶行業不是水深,而是水渾。”一名受訪茶商表示。自2000年初走出大山,冰島茶產業一路高歌猛進,而今迎來新的變局。眼下當地政府正對冰島老寨實施搬遷,有抗拆村民對世代為生的產業表示擔憂;而另外一頭,已有不少茶企聞風進駐,展開新一輪的產業佈局。

水田上的茶旅小鎮
冰島老寨位於西南邊陲的深山之中。從臨滄機場出發,途經雙江縣猛庫鎮,再行30多公里的蜿蜒山路,耗時近一個半小時方至冰島。2月以來,雙江縣交警大隊對老寨上山路口設卡,車輛需憑冰島老寨搬遷指揮部簽發的通行證才能通行。
2020年12月4日,雲南省雙江自治縣人民政府以保護古茶樹資源為由,發佈《關於猛庫鎮冰島村委會冰島老寨整體搬遷徵收公告》,決定對猛庫鎮冰島村委會冰島老寨的土地、房屋及附屬設施進行徵收。但有人質疑稱,搬遷美其名曰保護古茶樹,實際是建設特色小鎮,打造旅遊景點。
公開信息顯示,2017年6月,雲南公佈全省第一批創建小鎮名單,冰島茶小鎮為105個入選小鎮之一。根據早期規劃方案,冰島茶小鎮計畫總投資32.9億元。其中,冰島印象片區(即大壩子田)總建築面積14.7萬平方米,重點建設冰島茶展示中心、普洱茶博物館、茶文化體驗中心、冰島茶認證中心、冰島茶水街、醫館、遊客中心、冰島茶傳習所、潑水廣場、精品民俗客棧、鄉居群落、北大茶學院等14個重點專案;核心區冰島老寨整體搬遷,打造“冰島普洱茶古樹聖山公園”。
受訪的多位老寨村民對專案的合法性提出質疑。老寨實住村民共63戶,自2月以來陸續簽約,目前尚餘16戶拒絕搬遷。
雖然正在拆遷,前來冰島老寨看茶的人仍然絡繹不絕。山腳下設卡點旁停滿車輛,不少人同“冰島”村碑合影留念。事實上,從茶山秘境到車馬喧囂,老寨變化的發生不過十幾年時間。
冰島古茶園坐落在邦馬山脈北段的半山腰上。據史料記載,明成化二十一年(西元1485年),猛猛土司派人從易武古茶區尋得200余粒古樹茶籽,在冰島培育成功了150餘株;此後數百年間,冰島古茶園一直是猛猛土司的御用茶園。冰島村下轄冰島、糯伍、地界、南迫、壩歪五個村組,亦即當地俗稱的冰島五寨。五個寨子均產茶,而冰島老寨的茶最為著名。
由於交通不便、資訊閉塞,冰島茶長期處於“養在深閨人未識”的狀態。一位受訪村民于1981年嫁到老寨,兩年後包產到戶時分得茶地。她告訴《中國新週刊》,2004年通村路之前,冰島茶鮮葉每公斤不到1元,村民需將茶葉背到臨滄市臨翔區的猛托村銷售。大約從2006年起,在全國普洱茶市場大爆發的背景下,陸續有韓國、港澳臺的茶商進村收茶,冰島茶才得以走紅。
《尋味冰島》一書的作者楊春認為,冰島茶走紅基於兩個特質,一是稀缺,二是香甜。資料顯示,冰島老寨茶葉種植面積1710畝,可採摘面積688畝;百年以上古茶樹334.98畝,24232株,其中五百年以上古茶樹4954株。“很多茶葉喝起來感覺不錯,但是沒有記憶點。冰島茶的特點就是甜,它容易打動人,被記住,這被放大了拿來宣傳。”楊春說。
茶商高明磊則將冰島茶的甜形容為“像小時候偷吃糖果的甜”。2010年,27歲的他跟隨叔父初到冰島尋茶,首先來到村民張玉華家。正在帶小孩的張玉華指了指院中的簸箕,讓他自取茶葉泡茶。“又黑又大的葉子,不像我老家的信陽毛尖黃綠色很好看。我實在渴了,很嫌棄地抓了一把放進黑漆漆的鋁茶壺裡。”高明磊向《中國新週刊》回憶,茶湯初入口沒有味道,幾分鐘後卻滿口回甘。“這是我記憶最深刻的感覺,從沒喝過那麼好喝的茶。”此後高明磊留在寨中,跟隨村民當了5年茶農。
冰島茶價格通常按樹齡分成4檔:500年以上的古樹,300~500年的老樹,100~300年的大樹,以及100年以下的中小樹。樹齡越大,茶價越高。高明磊見證了冰島茶的十年漲價史:“2010年古樹幹茶300多一公斤,2011年800,2012年3000,2013年8000,2014年突破兩萬,2017年逼近4萬,2018年過了4萬,2020年在4萬~5萬之間。”
如此漲幅下,冰島老寨充斥暴富的傳奇故事。90年代冰島的女人,因家境貧寒,有機會就想嫁到外地,有一些機會不好沒出走成的,現在已有百萬甚至千萬身家了。

山頭爭奪戰
雙江縣猛庫鎮山區面積占比達99.55%,一條南猛河切開邦馬大雪山和馬鞍山,串起三萬多畝古茶園。進入猛庫鎮,沿途遍佈大小茶店。隨機入住鎮上一家酒店,各房間以村寨為名:小戶賽、大中山、壩卡、懂過、冰島……事實上,當地流行“猛庫十八寨,寨寨有好茶”的說法,一百多個自然村均產茶,出名的山頭有數十個之多。
猛庫鎮津喬茶業的機械壓制車間,取代了傳統的手工壓餅工藝。本文攝影/本刊記者黃孝光
“紅酒論酒莊,普洱茶講山頭。”2007年普洱茶市場崩盤後,市場趨於沉寂,直到2009年古樹茶和山頭茶的概念興起。趙邦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趙國仙向《中國新週刊》介紹,早年市場培育了一批普洱茶的發燒友,2007年市場崩盤後,他們尋找各自偏好的味道,慕名進山收茶,帶動了市場,這股潮流逐漸演變為對“名山古樹”的追逐,在這個過程中西雙版納的老班章和臨滄的冰島脫穎而出,成為最火熱的兩個山頭。
將冰島茶帶進“山頭時代”的是于翔、郜鴻亮、高明磊三位河南茶商,普洱茶界稱其為“河南三劍客”。高明磊從90年代開始玩普洱茶,2009年輾轉易武、猛海、普洱、臨滄,最終選擇了冰島。據高明磊回憶,他們出於對茶的喜好,有多少收多少。收得多了,有了競爭,就互相抬價,“後來一度我們走到哪兒,茶價就跟著漲到哪兒”。
2010年下半年,他們開始試水承包茶樹。早年媒體報導,“於翔是直接抱著現金過去的,她在寨子周圍轉了一圈,挑自己喜歡的茶樹,將其租下來。那場景就是搶,好像茶樹不要錢。”“冰島百年以上茶樹我們三家加起來承包了80%左右。”三人之外,還有不少茶企參與。據《尋味冰島》記載,各路人馬聞風而動,冰島茶樹資源在各品牌手裡流轉,租金越走越高,甚至遠超了之前收鮮葉的價格。為防茶農毀約,有茶企甚至連夜緊急修改承包合同,將違約金從2倍提高到5倍。
自2009年起,冰島茶每年呈翻番的行情暴漲。至2014年,冰島老寨古樹茶以毛茶每市斤突破萬元身價,站到雲南各名山頭古樹茶漲價榜首位。有受訪者表示,茶價上漲背後有當地政府的推波助瀾——2011年起,雙江縣連續多年舉辦冰島茶會,主導冰島茶的拍賣。2014年4月15日,在冰島老寨河邊廣場舉行的冰島春茶拍賣會,上演了爭奪冰島茶最瘋狂的一幕:一款名為“問鼎冰島”的茶拍出了12萬元/公斤的天價,2公斤共成交24萬元。

據高明磊回憶,這一年于翔、郜鴻亮的承租合同到期。“他們也想續租,但價格已經承受不了了。”高明磊則於2012年1月斥資數百萬元租下626株古茶樹,簽約期限長達10年。“當時對比了猛庫各大茶山的茶樹之後,放棄了其他山頭,就想把合同簽的長一點,更穩定一點。”
據一位親歷冰島茶產業發展史的業內人士分析,在冰島茶之爭中,大約有三路人馬在2006年起開始湧入冰島:一是韓國及港澳臺的茶人,二是以“河南三劍客”為代表的實力玩家,三是其他茶商尤其臨滄本土茶商。“市場開拓、產品打造在前兩撥人馬手中逐漸完成,冰島茶自此走向公眾視野,冠絕於普洱茶界。臨滄本土茶商緊跟其後。他們資金少、行銷手段和市場開拓能力不夠強,但是本地優勢卻十分顯著,親情、宗族、鄉情關係交織在一起,讓他們更能與冰島村民打上交道”。

天價“茶樹王”
冰島茶產業鏈條上包括茶農、毛料商、茶企、茶商、茶莊、發燒友等多類角色。其中茶農為生產者、原料提供者,部分擁有自己的品牌,同時從事出租茶樹、房子、茶樹看板位等營生,和各環節均有交集。
“這個行業不是水太深,而是水渾了。本來應該茶農種好茶葉、茶廠做好加工、茶商管好行銷,現在大家一道吃,角色混在一起了。”趙邦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趙國仙向《中國新週刊》表示,在各方混戰時期,行業參與主體變得多元而混亂。“大家一窩蜂湧入老寨,老寨成了各路客商的廣告基地,茶農變成了茶商,一下把它們打蒙了,過程中利益驅動,衍生了許多亂象。”
亂象之一是“茶樹王”的炒作。2019年春,“冰島茶樹王”單株採摘權以88萬元的價格簽約成交,創普洱茶界毛茶原料的新高。公開信息顯示,2020年這棵樹的單株採摘權拍賣到99萬元,今年更是拍出166萬元的天價。
“村裡沒有公認過、也沒有專家界定說它是茶樹王。”有受訪村民表示。這棵古茶樹位於冰島老寨停車場邊的茅廁下方,被茶界批評人士石一龍形容為“茅廁味茶樹王”,他直斥前述拍賣“是無良商家慣用的炒作套路”。《中國新週刊》試圖向“茶樹王”的主人趙玉學詢問拍賣一事,對方拒絕了採訪。
“冰島茶樹王”的拍賣並非個案。今年4月阿裡拍賣網站上,臨滄鳳慶3200年茶樹王10公斤茶青採摘權拍得1068萬元,創下了雲南古樹茶的拍賣紀錄。“通常情況下,10公斤茶青可以炒出2公斤左右的成品,算下來成品茶就是5340元人民幣1克,而近日黃金價格大概在372.5元人民幣1克。”石一龍撰文道。他質疑稱,3200年需追溯到西周時期,而無論3200年還是800年,均是沒有依據的數字。
“每逢春茶季節,如此炒作套路層出不窮,要麼舉行各種博覽會、茶節等評選活動,製造獎項,或者以買斷冰島、老班章的茶王樹等方式哄抬茶價,誤導消費者,造成過高的心理預期價格。”石一龍認為,類似“茶樹王”的拍賣,是普洱天價茶現象的誘因之一。“對競拍者來說,競拍茶樹王就像明星要出緋聞一樣,是非常有效的廣告宣傳。”一名茶界觀察人士稱。
當地有關部門對前述拍賣行為持默許態度。臨滄市農業農村局一名負責人曾回應稱,冰島古樹茶價格是市場行為,只要是明碼標價,就是合理的。雙江縣地方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袁江華則告訴《中國新週刊》,茶樹王採摘權價格由茶商茶農協商確定,他個人認為不會起到抬高價格的作用。
冰島茶市場另一大亂像是假冒偽劣產品的氾濫。“真正的冰島老寨古樹茶一年產量在8噸左右,然而市場上售賣的冰島茶已超過數百噸,乃至上千噸。”早在2014年,於翔接受媒體採訪時便提到,近年來不大的山頭,忽然冒出十幾家冰島老寨古樹茶基地的牌子;只有拇指粗的小茶樹也被掛上某某基地,呈現出“只見牌子不見樹”的茶園奇觀;有的從其他地方買來便宜茶,拉到冰島老寨進行初制,搖身一變就標榜自己是冰島純料毛茶。
冰島老寨的古茶樹多數被承包並掛上了茶商的看板。
據雙江縣發改局黨組書記李應碧瞭解,有的茶商只承包幾棵古樹,卻一年到頭都在賣冰島茶。另據《中國新週刊》瞭解,有的茶商每年給茶農一些錢,只為把他們的牌子掛在樹上。雙江縣融媒體中心主任李發良向《中國新週刊》舉例稱,今年採茶季,某茶企職員到冰島老寨直播,謊稱某茶樹為其所租,被恰好在場的承租商揭穿。

李應碧稱,基於這些問題,雙江縣引導冰島村民成立了冰島茶協會,以建立起從採茶制茶到銷售全過程的品質安全可追溯體系。但其中一名會員向《中國新週刊》表示,自2019年成立以來,協會沒有搞過什麼活動。
今年4月20日晚上,臨滄市另一知名茶村昔歸村發生了一起焚茶事件——某公司涉嫌以其他山頭的茶冒充昔歸茶,村民發現後將其當眾點燃。
趙國仙告訴《中國新週刊》,鮮葉之所以成為冰島茶的主要交易方式,正是源於前述行業亂象導致的信任風險:“不相信人就看原料,長在樹上的葉子不會騙人。”楊春同樣表示,越是高端茶,越在乎源頭。“冰島茶葉是猛庫大葉種,特徵很明顯,買鮮葉最安全。不過這樣只能保障源頭是真的,消費者最終能否喝到真茶,又是一個問號。”
人茶博弈
作為猛庫海拔最高的一個傣族寨,冰島老寨傣族生活的痕跡已難尋見。寨中惟見三物,茶樹,待拆的房屋,和正在作業的挖掘機。廢墟之中來往走動的,是拒絕簽字的16戶村民。
《茶祖居住的地方:雲南雙江》一書描述了上世紀50年代,冰島老寨“茶園圍村”的景象。而今老寨呈現的景象,卻是“房屋圍茶”。據津喬公司創始人楊國成瞭解,老寨村民賺錢後在原有宅基地基礎上,將土房擴建成樓房,但由於缺乏規劃,建築格局混亂,後來政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,要求蓋得不好的重建。雙江縣發改局黨組書記李應碧表示,近幾年古樹茶價格持續飆升,造成老寨私建廠房、擴建家庭房,人茶爭地,擠壓了古茶樹的生存空間。“每年都會有古茶樹衰退、死亡,今年也死了一棵”。
石一龍撰文提到,冰島老寨廣場一隅就有茶園,村民修了一條從廣場橫穿茶園的石板路。“走進茶園,路兩邊的古茶樹樹幹斑駁,昏昏欲睡,像城市裡等待雇傭的苦工,滿目滄桑”。
曾多次到冰島老寨考察的石一龍認為,過度商業化導致茶的棲居地彌漫俗世煙塵。“往來商旅遊客的汽車尾氣、生活垃圾,常住居民的家園改造、屋舍建築,以及諸如公廁、停車場等公共設施不合理的規劃和設置,早已把冰島茶的生長環境糟蹋得體無完膚”。
“老寨有太多的話題和焦點了,關注茶的都想去。我不是很愛去,但每個季節還是要過去多次,因為我的客人想看。”昆明茶商崔賽先向《中國新週刊》表示,這種行為充滿矛盾,因為茶樹需要相對隔絕人間煙火的生長環境。
高明磊承包的古茶樹中,有一棵名為“冰島祖母樹”,據稱是明代遺留現存不多的古茶樹之一。隨著人流日益增多,這棵古茶樹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傷害。“遊客下了車,先要到廣場附近的祖母樹摸一摸,有幾棵枝杈被摸得包漿了,乾枯了,為此不得不鋸掉它們。”高明磊向《中國新週刊》提到,這棵樹有一半樹幹已經中空,他打算今年做一些救護工作。
2013年,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、雲南農業大學等單位的20余位元專家聯名倡議保護古茶樹,他們提到,不合理採摘,過度開發,在古茶園、古茶樹周圍建設新茶園等,使古茶樹遭到了毀滅性打擊,如今雲南古茶園面積已由20世紀50年代的50余萬畝縮減到了20余萬畝。
2019年7月,雲南省出臺《關於保護好古茶山和古茶樹資源的意見》,要求全面調查和摸清全省古茶樹、古茶山資源底數;以古茶山和古茶樹集中區為重點,全面深入開展違法違規建構築物集中治理行動。同年8月,雙江縣政府發佈《關於猛庫鎮冰島村違法用地違法建築整治的公告》。《公告》提到,近年來猛庫鎮冰島村違法用地、違規建房、違規建蓋茶葉初制所、違規修建墳墓等問題突出,加之古茶園進出車輛、人員逐年劇增,汽車尾氣污染等嚴重破壞了冰島古茶園的生態環境,影響了古茶樹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冰島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。官網資訊顯示,截至去年8月,當地劃定猛庫冰島茶小鎮“兩違”整治範圍,共拆除違章看板45個、“兩違”建築18戶6846平方米,已複墾3400平方米。
為“還房於茶,還地於茶”,雙江縣政府於今年1月起對冰島老寨進行整體搬遷,遷入的新居點為“大壩子田”,位於山下公路邊冰島湖附近,原為老寨農田,現為冰島茶小鎮核心區的規劃用地。
